新能源车充电,就象内急找不到厕所一样
对于电动车的用户来讲,充电桩的重要性就像手机的充电宝一样。但现阶段,我国电动车数量与充电桩数量之间比例较不协调。很多用户在购买电动汽车后,总是为充电而苦恼,一是自建充电桩得不到允许;二是公共充电桩的数量难以满足需求。
那么,是哪些因素阻碍了充电桩的建设?有人总结为:用地成本高、电价不统一、结算方式乱、建桩手续繁等等。
工信i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之前,中国保有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加上2016年*i一季度销售的62663辆,累计达56万辆。相对应的充电基础设施状况则是:截至2015年底,上海充电桩政策,全国建成充换电站**过3600座,公用充电桩4.9万个。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介绍
交流充电桩,又称交流供电装置,是指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充电桩can协议,安装于公共建筑(办公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充电桩,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及交流充电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装置。交流充电桩采用大屏幕LCD彩色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可选择定电量、定时间、定金额、自动(充满为止)四种模式充电,具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分时计量、历史数据记录和存储等功能。充电桩的交流工作电压(220±15%)V,额度输出电流(AC)为32 A(七芯插座),电动车充电桩电缆标准,普通纯电动轿车用交流充电桩充满电大约需要6~8 h,充电桩更适用于慢速充电。交流充电桩一般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账务管理模块四部分组成。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桩体可分为落地式和壁挂式两种。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在各种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进行地面安装;壁挂式充电桩适合在空间拥挤、周边有墙壁等固定建筑物上进行壁挂安装,如地下停车场或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