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充电桩行业现有的经营模式上来看,国企与民企的混合所有制的共建模式优势更为**。”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特锐德副总裁陈忠强表示,“国企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而民企拥有更为灵活的机制,在资金面、商业模式探索以及用户体验上可以有更多的创新。”
据介绍,特锐德在全国成立了70多家充电桩子公司,充电桩3d模型下载,绝大部分是和当地**以及企业合作。“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才能真正解决充电难、充电贵的问题。”
但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如何盈利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据测算,凭借充电业务,在日均充电五次的情况下,单一充电桩收回成本的期限是五年时间。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运营商的主要成本在于建桩之后的管理和维护,鉴于现有的充电桩利用率比较低,充电服务费对于运营商来说杯水车薪。
“单纯靠充电业务确实难以达到盈亏平衡。未来充电桩的盈利模式要向增值服务、互联网+运用等方向靠拢。”陈忠强坦言。
充电桩技术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在不断进步,市场主流技术是有线充电,包括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慢充主要在公务车和私人车位市场,充电桩,直流快充主要在公交、出租车、高速和公共充电站领域,价格更高,投资更大。
充电桩建设速度明显滞后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且存在区域不匹配,充电接口不统一,不同公司的充电桩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阻力。**不断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发展的政策,充电桩简介,充电桩市场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充电桩市场容量在2000-4000亿,如果考虑到增值服务,那么市场可以扩展到万亿级别。短期来看,充电设备和EPC供应商更受益;长远来看,充电站运营更有想象空间。